府前街小史
2020-05-22 06:31:22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
一九二九年建中山纪念塔,塔底一层兼作大门,进去就是“州建南唐”的深深衙门,千年来一直是政府所在地。中山塔前,靠近街边的地方,旧有“头门口”之称,在有关记忆中,该有铁栅栏,古时也可能曾是木栅栏,当中一个大空档以供出入。“头门口”,可以理解为衙门的头道门口。 “头门口的烧饼”最为有名,那做“大炉烧饼”的过程和情景,是很有趣的。

府前街沿街两边开着米店、杂货铺、酱园店、小旅馆、剃头店、裁缝店、早茶店、烧饼店、香烛店之类,当中每每夹杂着并不开店的人家。公安局对面是歌舞巷,曾经歌舞颇盛,新中国之后的“戏曲学校”、“工人文化宫电影院”、“遛冰场”、“文化馆”以及京淮剧团等,也就设在这条曲折而长的巷子里。

公安局设在府前街也许可以上溯很远,其位置西去政府一箭之遥,随时可以出动警员维护安全,而属其管理的监狱也就在政府右侧,古称县狱或州狱,它的对面,即政府大门东侧,是土地庙。监狱用来关押人犯,土地庙前是行刑的所在。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,古老监狱仍利用为“看守所”。至于土地庙,则是用来做了库房。旧狱拆除时,曾经保留了一面墙,似含不错的构思:一面较高的老式的青砖墙,爬满青藤,长着瓦花,四周树木掩映,算是一个小小的绿化地,于人世并无妨碍,还能给人历史的依据和遐想。

旧日的府前街很安静,颇有几家房屋较为古老而齐整,人物走出来也约略有点旧世家的味道。府前街并不是小城主要的商业街,它只是于平平淡淡之中有着它生活的和历史文化的气息,与城北、城南、城西、城东的气息是不同的,乃至走出这个范围几百米,气息就会有所不同。究其原因,就因为它是“府前街”,千百年来行走出没在这条街上的人,很多是在政府里供职的,在旧社会自有其威严,在新社会也自有其风度,总之是三教九流者少而人物整齐者多,影响到百姓,也就规矩平和些吧。

府前街上有一重要所在,就是“试院”,是学政大人前来选拔秀才的地方。试院在百姓口头被称为考棚,面前的街被叫做“考棚街”。名单在册证明,郑板桥就是在这试院的考棚里作出了他的秀才文章。

“试院”这里在南唐时,是“永宁宫”的所在,《泰州文史资料》曾有文写道:“迁让皇之族于泰州永宁宫,命泰州刺史褚仁规严加防守,不让杨氏子孙与国人通婚姻,不准出宫,宫内杨氏子孙互为婚配,生女任其生长,生男至五岁时,李氏朝廷就派遣中使来宫,赐给杨氏嫡系小儿朝服、官爵,然后赐死,葬入小儿冢地”。这个说法,与《资治通鉴》所载一致。

府前街东行不远,有城隍庙,西行不远,有光孝寺、崇儒祠,南行不远,有南山寺,而“鼓楼”、“钟楼”、“辕门”、“小校场”等,都在府前街附近。可见府前街及其四围与东西一线,作为古城泰州政治文化中心的旧日格局与繁荣景况,而在街边屋里和小巷深处,自自然然生活着许多平常百姓,各种店铺为他们提供着生活所需。

曾经的府前街的世代而居的百姓们随着旧城改造分散迁居离去,随身带走了他们代代相传的历史文化气息到别处去,这里新砌的高层正在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新人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